收藏丽水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官方APP

图书馆英川镇分馆
英川镇英川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
红军屋
文艺晚会
  英川镇位于景宁县西南,距县城64公里,属高山丘陵地区,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总面积134.6平方公里。英川镇有耕地面积9549亩,林地面积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8%。1990年建镇,1992年撤销黄湖乡、隆川乡,2013年撤销葛山乡,将黄湖、隆川两乡,葛山岭头、岗头、粗砻三村并入英川镇,成为全县行政村最多的乡镇。全镇辖28个行政村,84个自然村,210个村民小组,5580户,1.71万人(其中畲族435人)。全镇有80%的人口常年外出,常住人口0.4万人,外出人口主要分布在云和、温州、杭州、北京等地,经济收入来源于农业、水电产业、劳务输出三大块。

  近年来,英川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县并举”发展战略,以“风情古镇、龙腾英川”为发展定位,全面推进英川各项事业发展。

一、城镇面貌日新月异  立足“风情古镇、龙腾英川”发展定位,深入推进“六边三化三美”工作,英川镇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一是英川村集镇不断完善。英川村文化底蕴深厚,活水绕村,古宅集中。集镇建设以古镇为定位,追求原汁原味,村内步行道、路灯采用仿古设计,贴合古镇风格。2015年,英川村拆除猪栏厕所及废弃危房3000余平方米,车行道及人行道路网已基本打通,完成三个公厕、242盏路灯的建设。下步英川廊桥、川北路二期、停车场等建设项目将一一启动。二是“六边三化三美”工作全面开展。2015年,英川镇立足实际,制定“洁净英川”活动实施方案,突出抓好“洁化”、“美化”、“绿化”工作,以家庭卫生为突破口,全镇28个村全面强化“门前三包”责任制,培养农户良好的卫生习惯。以“河长制”为抓手,全镇每条河道每年开展2次以上的整治。全面落实公路养护员制度,执行《家畜家禽圈养管理制度》,严禁杂物乱堆乱放、家禽放养等行为。开展“六边三化三美”增绿添彩活动,增送林农零星种植苗木7.8万株,折成面积433亩。

二、产业培育初见成效  镇党委、政府坚持走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推广县级三大产业,突出抓好柿子、锥栗、红心李等特色产业。2015年已在王宅、跃垟村新种植黄柿苗7000余株,建成林业主导产业香榧基地19亩,柿子基地167亩,王宅、跃洋产业培育初具规模。此外,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503亩,其中沙川用材林示范基地395亩,寨后特色经济林锥栗108亩。完成森林抚育补贴项目1118.5亩,中幼林造林基地抚育完成率100%。不断探索香炉山等森林旅游产业。

三、交叶公路稳步推进  交叶线改建工程即对景宁交见圩至龙泉叶村公路进行改建,该线路是景宁与龙泉两县之间唯一的直接通道,也是省重点项目之一,全长29.886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全线有中桥3座,大桥10座,隧道4座,概算总投资43790余万元。交叶公路除梅崇村路段外,其余路段在2015年底全部浇灌通车。

四、扎实推进五水共治工作  2015年英川镇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工作,成效显著,辖区内“黑河、臭河、垃圾河”全部整治到位,并以河长制为抓手,结合六边三化三美工作,做好河道后续动态管理和卫生长期保持工作。通过建成英川港综合治理项目、镇级污水处理工程进一步提升污水治理能力。通过做好英川古水系建设,结合旅游产业不断提升英川品位。今年,4个村村级自来水工程修复完成,3个村实行镇级污水治理工程,11个村开展村级污水处理工作。制定农村保洁员保洁制度、考核制度以及监督制度,确保农村垃圾及时处理。

五、文化产业百花齐放  英川镇紧紧围绕县委“文化名县”发展战略和“风情古镇、龙腾英川”总体定位,深入发展文化产业。2013年投资150余万元,建成村民精神家园文化礼堂,丰富了群众业余生活,提升全民素质;投资30多万改建的英川镇室内多功能运动场常年免费对外开放,完成省级体育强镇创建工作。2014年正月十五英川板龙亮相县城,省级非遗传承项目菇民戏专场连续三天在县城演出,得到群众一致好评;2015年整合文化礼堂资源,建成我县首个乡镇级图书馆,藏书5000余册,王宅村被评为省级传统戏剧村……文化的繁荣是经济繁荣的体现,英川镇文化活动百花齐放充分展现了英川村民的风采和集镇建设的魅力。

英川镇文体活动中心
文化礼堂
龙灯
舞龙